|
西班牙毕加索美术馆藏的中国陶瓷居然是他做的 尉涧松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充分利用“火”在陶瓷烧成氧化还原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使金属矿物釉在不同温度与气氛下产生出千变万化的自然窑变肌理,再利用这种陶瓷所独具的材质美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了极具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的陶瓷艺术作品。 尉涧松字公木,上世纪80年代曾就学于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在校期间受海上著名陶瓷壁画家郭力教授启蒙,接触高温窑变陶瓷艺术,1984年创作的大型陶瓷壁画《水乡晨韵》参加全国同行业陶瓷壁画展(南京)并获得优秀作品奖。 1988年尉涧松旅居日本,2006年起赴江西景德镇研究高温窑变陶瓷艺术创作至今。作品在北京保利等多家知名拍卖公司高价成交。作品被第62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决赛上海赛区组委员会选为冠、亚军奖品。2016年4月作品被比利时国家(皇家)历史文化博物馆收藏。2017年9月作品被西班牙毕加索美术馆收藏。 策展人瞿吉平指出,尉涧松将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与笔墨功力渗入釉彩。铺染在造型古朴的瓷土基底上,再经1300℃以上高温烧炼,借天工之手获得窑变的绚烂和静穆,富贵而内敛,堪称作者内心的投射与高温窑变的天成之间,展开的一次诗性对话。尉涧松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留学东瀛的深造成果引入瓷器的艺术表现,将瓷器从工匠的“术”,上升为有人文思想的“道”的层面。 下一篇天南有路—鹤心飞舞 |